">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底座,其切換和重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既要關注當下,也要看終局;既要看到局部,也要看到全局。
數字基礎設施及其架構體系從基礎設施的視角看,數字技術在解構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即一個數字孿生世界。數字孿生的世界,就是在比特的汪洋中重構原子的運行軌道。數字孿生世界的意義在于,通過物理世界與數字孿生世界的相互映射、實時交互、高效協同,在比特的世界中構建物質世界的運行框架和體系,構建人類社會大規模協作新體系。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數字基建是就構建數字孿生世界大廈的“地基”。
未來十年是新型基礎設施的安裝期,全球數字經濟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是數字基礎設施的重構、切換與遷徙,以及基于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商業生態再造。以物聯網、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移動化、數字孿生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群落,在不斷融合、疊加和迭代升級中,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高經濟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技術底座。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將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全面感知、可靠傳輸、智能處理、精準決策的萬物智聯(Intelligence of Everything)時代。
數字技術在與傳統基礎設施融合創新中,伴隨著新需求的不斷迭代,正在形成的新的技術架構體系,數字基礎設施包括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數字商業基礎設施、新型物理基礎設施三個部分。
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是“數據+算力+算法”所構建的通用技術平臺。這個技術平臺上,數據需要MEMS傳感器、IoT、攝像頭,對物理世界人、貨、場的數據進行采集,實現物理世界數字化。算力就是云計算、邊緣計算等計算、存儲資源,它需要建設大數據中心來支撐。算法是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以及各種流程模型與商業模型等。而“+”就是5G、NB-IoT、時間敏感網絡、寬帶等,能夠把數據、算力、算法以及同物和人等主體連接起來。
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回顧ICT產業60年的發展史,解耦和重構一直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主線,在傳統商業、制造、流通 、醫療、教育體系需求演進中,逐漸形成了一層更高效滿足企業、政府和個人需求的平臺化商業基礎設施,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物流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活服務平臺、公共出行平臺、文化娛樂平臺等。
新型物理基礎設施。數字技術的發展不斷融入傳統的鐵路、港口、公路、電網、城市管網等傳統基礎設施,推動著傳統港口、機場、高鐵的數字化改造,成為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新型物理基礎設施。新型物理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一起,服務于政府、企業與個人,推動人類社會邁向數字社會新時代。

數字基礎設施正成為構筑數字孿生世界的“鐵公基” 新技術正帶領我們走向一個數字孿生的新世界,這一歷史進程將會持續二三十年。數字社會的終極版圖就是在賽博空間構建起一個與物理空間泛在連接、虛實映射、實時聯動、精準反饋、系統自治的數字孿生世界。伴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的持續創新,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交互將實現從靜態、動態向實時不斷演進,這將驅動賽博空間的數字孿生無限逼近真實物理空間,基于“物理實體+數字孿生”的資源優化配置將成為數字經濟的終極版圖。
從傳統基礎設施走向數字基礎設施,將會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規律。
一是從運營體系來看,傳統基建支撐的是工業經濟,數字基建支撐的數字經濟。
二是從建設對象來看,傳統基建構造的是一個物理世界,數字基建是構造一個數字孿生世界。
三是從建設材料來看,在工業經濟時代,傳統基建最基本的材料是原子,而數字基建通過原子與比特構造一個數字孿生的世界。
四是從運行方式來看,傳統鐵路、公路、機場是相對獨立運行的系統,但對于數字基建來看,它是基于多種技術集成的“核聚變”所帶來的價值體系。只有實現人工智能、5G、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多種技術集成才能夠創造價值。
五是從價值體現來看,鐵路、公路、水運、電力,它們的核心價值在于連接,實現物流、人流、能量流的流通;數字基建的核心價值在于賦能,通過智能工具、精準決策優化資源配置效率。
六是從經濟影響來看,人們一提到基建,更多思考的如何怎么拉動后端的經濟,帶動多少投資,后向的拉動效應是我們對傳統基建考察最重要的維度之一。但是在今天,對數字基建來講,我們更多是考慮在前向如何能夠給社會、消費者、企業、政府、學校、醫院創造更多的數字紅利。

全面認識數字基建的四個視角今天,我們如何來認識數字基建?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觀察。
視角一:數字技術推動傳統基礎設施的解構與重組,加速了新舊基礎設施融合與切換
從基礎設施的視角來看,數字技術正在帶來兩場巨大的變革:傳統物理基礎設施體系的解構與重組,傳統IT基設施的升級與切換,這兩場變革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如同100多年前自營電廠衰落與中央電廠崛起,此消彼長,未來10年全球數字經濟最大的主題就是數字基礎設施切換與遷徙。
整個商業世界已經越來越復雜,這種復雜來自于消費者需求的碎片化、場景化,來自于產品本身變得越來越復雜,來自于供應鏈體系的復雜性。在過往20、30年所構建的傳統IT架構及解決方案,越來越難以適應。只有構造一個基于云+5G+移動化+IoT的新的數字基礎設施,才能夠應對商業系統的復雜性,形成面向角色、面向場景、響應需求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