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重點解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機制障礙
界面商學院:近期,“新基建”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各種文件中被頻繁提及,工業互聯網也被列入了新基建的七大領域。由于投資的主力軍集中在民營企業,國企占比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您認為政府可以通過什么方式鼓勵企業投資工業互聯網?
江崇龍:首先,我認為政府可以鼓勵、引導、支持產業和企業進行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和推廣,但是其本身不應作為工業互聯網的投資主體。這是企業和行業的事情,應該由企業和行業去推動發展。
另外需要指出,國有企業也是投資工業互聯網的活躍群體之一。根據我的觀察,各種類型的企業,特別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企業,都在自發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投入工業互聯網的探索。這其中有民營企業,也有國有企業。
目前國家的引導還是比較具體的,既有政策的引導,也有資金的補貼。無論是工信部或是地方政府,都提供一定的產業引導基金,推廣工業互聯網的試點項目。不過,我認為資金的支持作用比較有限,不可能由國家來投入、承擔大部分工業互聯網的建設支出。國家的資金更多的還是起到鼓勵和引導的作用。
工業互聯網的投資周期較長,要形成一個規模化的應用并不容易,因此這最終還是取決于企業。企業要確定工業互聯網是否能為其自身或所在行業創造核心的業務價值。只有業務價值明確了,才能夠形成自身的良性發展。
當然,從國家層面來看,早期的鼓勵性投資、政策引導或是稅收優惠還是非常必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幫助企業和行業解決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系統性制約因素。
例如,國家可以通過立法和行業指引,定義數據的產權。如今,大部分數據保存在企業手里,另一方面,政府通過管理和運營基礎設施的過程中也積累下大量的數據。從國家、行業和企業層面建立數據資產的共享機制,甚至形成一些有償的交易機制,將對工業互聯網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我認為國家更多地需要解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機制問題,給企業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打好政策環境與基礎設施方面的基礎。
領軍企業最適合應用工業互聯網
界面商學院:未來的工業互聯網將會如何發展?
江崇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會非常多樣,有產品物聯、工業互聯平臺等。有的企業會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推動自身企業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打通原來孤立業務系統的壁壘,實現數據應用的標準化。這類企業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為企業內部的核心流程服務。
還有一些企業打造的是特定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需要它們理解各行業的痛點。比如服裝行業要解決的是產能過剩、訂單和產能分配不均的問題。汽車行業則想通過工業互聯網進行更好的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實現整個供應鏈的貫通。
此外還有跨行業的應用工業互聯網,對它來說,平臺的開放性就非常重要。如何更好地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給它們一定的空間去定制和開發,以及如何開發跨行業的工業應用,都是這類工業互聯網平臺要解決的問題。
界面商學院:您認為什么樣的企業最適合,或是最應該投資應用工業互聯網?
江崇龍:跨行業的平臺,或是特定行業的領軍企業最適合主導工業互聯網平臺。因為它本身的運營水平比較高,自身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和模塊化可以形成對外賦能的解決方案。而其他企業企業則可以更多地去考慮如何實現工業互聯網對自身業務的賦能,如何推動企業產品、業務模式或內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盲目地投資。工業互聯網更多的是要在行業內形成應用的基礎,不可能每家企業都建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也不能出現很多行業級、跨行業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的企業有能力成為平臺的建設者,但更多的企業可以努力成為平臺的參與者。找到自身在平臺中的定位,并獲取平臺提供的服務,這是大部分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