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近日,紹興市委、市政府出臺《紹興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該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培育億元以上重點企業50家,智能算力規模達到5000P(1P相當于每秒1000萬億次浮點運算),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創新發展高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AI新動能。
該行動方案立足紹興產業基礎,搶抓“AI+”發展機遇,找準關鍵著力點與突破口,部署實施基礎能力攻關、產業集群培育、企業主體壯大等八大行動21項具體任務,系統構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生態,探索具有紹興特色的人工智能應用創新之路。“方案既描繪了清晰的發展藍圖,彰顯了紹興競逐人工智能新賽道的決心,更打響了建設人工智能應用創新高地的發令槍。”紹興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長三角重要制造業基地,紹興市擁有印染、化工、電機、軸承等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群,為AI技術落地提供了豐富應用場景。在基礎能力攻關行動中,紹興市將重點聚焦數字化改造基礎較好的優勢產業,依托通用大模型建設細分行業垂直模型并推廣應用,推動“AI+工業制造”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產業布局上,紹興市將緊扣“2832”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發展AI應用芯片、工業軟件、智能視覺、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及零部件、智能制造裝備及零部件等特色產業,構建“全市一盤棋、區域差異化、一域一特色”的發展格局。紹興市各地將根據產業基礎錯位發展,建設一批人工智能企業孵化園、特色產業園及數據產業園,提供算力、語料、模型等一站式服務。“差異化布局能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讓每個地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發展合力。”紹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創新體系建設方面,紹興市將推動紹芯實驗室、浣江實驗室、浙江大學紹興研究院等技術創新平臺能級躍升,加快杭州灣具身智能創新中心等產業創新平臺建設,全力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重大技術創新載體。方案明確,到2027年創建省級以上人工智能創新平臺5個,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30項,持續強化創新驅動支撐。
未來,AI賦能將全面覆蓋千行百業。聚焦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特別是黃酒、紡織印染、化工、金屬加工、廚具、軸承、家居等傳統產業,紹興市將按照“一區一主業、一業一試點”原則,推動AI技術深度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其中,柯橋區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印染)省級試點建設將作為重點任務深入推進,為紹興市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示范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