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2021年至2024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6.2%;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從2021年的6859家增至2024年的8231家,年均增長343家。”14日,山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潘海燕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對山西工信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據介紹,2021年至2024年,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8.7%,到2024年占制造業比重提升至44%。鋼鐵行業煉鐵、煉鋼先進產能占比較2021年分別提高了5.6個百分點和15.3個百分點;水泥熟料企業限制類工藝裝備全面退出,焦化行業在全國率先關停4.3米焦爐,全省機焦爐全部升級至5.5米及以上。
2022年起,山西以產業鏈和專業鎮為平臺抓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打造了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等16條省級重點產業鏈,2024年省級重點產業鏈營收突破7000億元。構建了30個省級重點專業鎮加122個市級專業鎮的梯次培育體系,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近180萬人。
截至7月底,山西已累計建成5G基站11.5萬個,每萬人擁有33個,居中部六省首位。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斐然,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機架規模達51.4萬標準機架,智能算力規模達到32EFlops,綜合算力指數連續兩年全國第8。
潘海燕表示,山西省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全面推動產業綠色轉型。截至2024年底,全省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2.2%,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標。累計創建13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8個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6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為“十五五”綠色低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