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近日,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發布了《全球能源轉型報告(2025)》。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
報告指出,化石能源活動是全球碳排放的最大來源。2024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同比增長0.8%,達到378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能源轉型迫在眉睫。而我國去年能源轉型投資總額達8180億美元,同比增長20%,超過美國、英國和歐盟投資之和,居全球首位。我國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向全球提供了70%的風電設備、80%的光伏組件,推動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超過60%和80%。
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能源轉型正處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十字路口。政策方面,多國能源政策存在分歧,受地緣政治與能源安全需求影響,部分國家調整能源政策;技術方面,清潔能源技術發展明顯分化,太陽能光伏、風電、電動汽車等領域成果顯著,綠氫等技術仍存在瓶頸。
報告明確,全球能源轉型方向逐漸明確,需加速向多元能源格局變革。在傳統能源方面,煤炭、石油需求增速持續放緩,天然氣需求提升,正轉變為與可再生能源互補的長期能源支柱。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新型電力系統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所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持續增長,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等技術將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報告指出,展望未來,全球能源貿易流向正發生轉變,隨著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已從全球最大的能源進口國轉型為全球最大的清潔技術出口國。人工智能與能源將協同進化,人工智能在能源預測、電網優化等領域的應用,正重塑能源全產業鏈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