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數字浪潮奔涌,工業互聯筑基!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果,為新型工業化構筑起堅實的數字底座。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引領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正加速實現政策、企業、產業鏈、數據的全面貫通,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邁出關鍵一躍。
為深挖標識應用標桿,構建貫通產品服務生態,加速標識在大行業、大領域的規模化落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啟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應用案例及創新產品征集工作!活動以“發現好應用,打造新標桿”為宗旨,一經啟動,即獲得全國百余家標識生態伙伴的熱烈響應。
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六期,感受標識解析遠程專家運維創新應用:
申報單位: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場景:醫療行業
案例背景:
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加快企業節點建設與主動標識載體應用,為其在醫療設備、機床等領域落地筑牢政策基石。但中小企業面臨三重困境:對節點價值認知不足,缺乏建設動力;無固定公網IP、IT基礎薄弱,節點部署難、運維成本高;節點與業務脫節,難形成數據閉環。具體到設備遠程運維,傳統模式痛點突出:一是安全風險高,醫療設備、數控機床處隔離網絡,遠程運維需打通內外網易引發數據泄露;二是運維效率低,無聯網時依賴專家駐場,排障周期長、成本高;三是過程無留痕,人工操作缺乏審計記錄,復盤追溯難;四是節點難標準化,中小企業無低門檻接入方案,難實現數據驅動運維。
具體舉措:
在此背景下,中國郵電器材集團聯合中郵數智(西安)科技、廈門網聚云聯及上海某知名大學,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為核心底座,構建“硬件支撐+節點樞紐+標識聯動”全鏈路解決方案,落地高端醫療設備遠程運維、跨域協作、中小企業標識接入三大場景。通過為無侵入智控設備、運維行為、設備配置變更賦予唯一工業互聯網標識,關聯設備運行狀態、運維記錄、合規審計數據,搭建集成標識注冊、解析、存儲、跨域共享功能的企業節點一體機(IDHub)與遠程管控平臺,實現醫療設備、工業設備從物理隔離操作到運維數據可信流轉的全鏈路數字化管控,破解行業核心痛點。
應用場景:
1.高端醫療設備遠程運維場景
針對醫院核磁共振等設備處隔離網絡、傳統遠程運維有安全隱患,且專家駐場周期長、成本高的痛點,方案為設備配備專用無侵入智控設備。該設備通過物理連接視頻接口、模擬鍵鼠操作,不改變醫院網絡結構、不接入外網,即可實現專家遠程查看畫面、下發指令;操作后物理斷連,阻斷安全風險。同時部署企業節點一體機,將運維行為、設備狀態、參數變更生成唯一標識并結構化存儲,滿足合規審計與故障復盤需求。應用后,設備故障響應從“天級”縮至“小時/分鐘級”,專家差旅與駐場成本節省超50%,醫療設備可用率顯著提升。
2.跨域運維協作場景
聚焦醫院、上海某知名大學(高端醫療設備科研團隊)、第三方運維平臺因地域分散、系統異構、數據隔離導致協作低效的痛點,以企業節點一體機為數據樞紐,依托標識解析構建標準化數據鏈路。高校團隊通過醫院的無侵入智控設備遠程排障、優化參數,協作數據以唯一標識同步至節點;醫院憑標識追溯流程,第三方平臺授權查詢數據提供預測性維護建議。該場景打破協作壁壘,實現“設備現場—高校專家—第三方服務”實時聯動,縮短跨域問題解決周期,為科研成果與臨床需求融合搭建數據橋梁,支撐智能診斷迭代。
3.中小企業標識快速接入場景
針對中小醫療配套企業、中小型制造企業因無固定公網IP、IT基礎薄弱、缺專業團隊,導致標識節點部署難、成本高的痛點,方案以企業節點一體機為標準化載體,提供“開箱即插即用”服務,無需復雜IT配置與專業人員,即可快速接入國家標識解析體系;配套輕量化無侵入智控設備,助力其實現關鍵設備遠程運維。方案落地后,中小企業標識節點部署周期從“月級”縮至“天級”,成本降低40%以上,已有多家企業接入,實現運維數據全追溯,滿足合規要求并提升運維效率,為數字化升級奠基。
案例成效:
一、技術創新與效率突破
在技術應用上,創新“標識解析+邊緣設備”交互模式:企業節點預定義元數據模板,無侵入智控設備監聽指定標識即可自動同步多業務信息,替代傳統DNS、API重復開發,開發接入時間節省約60%,降低二次開發與運維復雜度。截至目前,累計標識注冊量數千萬、解析量數百萬次,全鏈條數據關聯率從30%升至100%,設備追溯、運維查詢響應從“天級”縮至“秒級”,解決傳統數據碎片化、管控滯后問題,行業數字化管控能力顯著突破。
二、經濟效益顯著釋放
成本端,無侵入智控設備實現遠程運維,替代專家駐場,人員差旅與工時成本減少超50%;企業節點一體機標準化方案,將中小企業標識節點部署成本降低40%,規避IT改造額外投入。收益端,方案覆蓋全國數十家醫院及上百家醫療配套企業,依托遠程運維、設備監控等增值服務形成穩定收益;帶動上海某知名大學科研成果轉化,開辟數字醫療運維新盈利路徑,實現“降本+增效”雙重突破。
三、社會效益與行業價值凸顯
行業賦能方面,形成“主動標識載體+企業節點+邊緣設備”可復制模式,賦能50余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醫療配套、小型制造領域;方案可推廣至機床制造、能源管理、數字城市治理等領域,為多行業設備遠程運維提供示范。戰略價值上,推動高端醫療設備運維從“被動響應”轉“主動服務”,保障設備穩定運行,支撐裝備制造、數字醫療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服務國家制造強國與數字健康戰略。此外,運維數據全生命周期留痕與統一標準,滿足合規審計,為大數據分析、AI預測性維護奠定基礎,推動行業智能化升級。
總結:
本案例聚焦設備遠程運維領域,以數字醫療及中小制造企業關鍵設備運維為核心——該領域高端醫療設備處隔離網絡致遠程運維安全風險高,中小企業難低成本接入標識體系,醫院、高校、第三方平臺因數據孤島協作低效,存在安全隱患大、接入成本高、協作效率低等痛點。案例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為核心底座,構建“無侵入智控設備+企業節點一體機”的“硬件支撐+節點樞紐+場景落地”體系,落地三大核心場景,通過唯一標識打通物理隔離與跨主體數據壁壘。應用后,技術上開發效率提升60%、數據關聯率100%、追溯秒級響應;經濟上運維成本省超50%、中小企業節點部署成本降40%,覆蓋多家醫院與配套企業形成收益;社會上賦能50余家中小企業,模式可推廣至多領域,為設備遠程運維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復制標桿方案,樹立工業互聯網標識規模化應用行業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