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網消息(IItime) 隨著城市社會現代化、智能化發展的深入推進,對基礎設施底座支撐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城市算網以強大的算力與優質的網絡為依托,通過構建集約高效的算網基礎設施,全面支撐城市智慧轉型發展。城市算網不僅能夠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強大的算力保障,為城市治理裝上“智慧大腦”,更將成為驅動創新、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的“數字引擎”。開展城市算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算力、存力和運力的高效協同,滿足云邊端各類聯接場景的高效應用,正逐步成為城市智能化轉型的必然選擇。
11月13日,1ms城市算網中國行專家座談會和專題探訪活動在上海市順利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凌堅、中國信通院首席專家石友康、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處副處長吳南竹出席座談會,來自上海市的基礎電信企業和城市算網建設應用典型企業,以及20余家中央及地方媒體參會,會議由中國信通院云大所總工程師郭亮主持。
座談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介紹,算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城市算網整合算力資源、協同匹配算力需求,對城市數字化轉型意義重大。王總編指出,城市算網的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內在需求和未來的必然趨勢,未來需持續加強統籌規劃、聚焦技術創新,推動城市算網基礎設施賦能千行百業高效應用。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凌堅介紹了上海市算力產業發展現狀,上海積極落實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以“算力浦江”專項行動為指引,積極推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在5G-A基站、光纖網絡等基礎設施、算力平臺建設及綠色算力發展方面成效顯著,綜合算力指數位居全國前列,未來上海市將持續拓展算網應用場景,凝聚產業合力,為全國數字經濟穩定增長貢獻上海力量。
中國信通院首席專家石友康強調了1ms城市算網的建設價值和重要性,城市算網作為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其建設運營正逐步成為城市智能化轉型的必然選擇。中國信通院正通過體系化開展產業研究、標準研制、應用案例遴選等工作助力城市算網綜合服務能力提質升級,并建議持續深化行業賦能、打造開放協作生態,共推城市算網規模化實踐與高質量協同發展。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處副處長吳南竹指出,上海貫徹國家算力產業戰略,將其作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突破口。上海經信委通過出臺智算中心建設導則、推動上線算力統一調度服務平臺、開展“算力強基揭榜行動”工作等不斷夯實算力基礎底座力量,并推出10億元專項補貼,發放“算力券、模型券、語料券”,助力企業便捷高效用算,未來將持續積極推動城市算網服務能力提升。
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云網發展部副總經理吳飛、上海移動規劃技術部副總經理黃煥乾、上海聯通云網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廖思憶、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項目經理周濤、華為光傳送領域總裁谷云波、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群解決方案總經理代繼、上海無問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問芯穹”)政府事務中心總經理張紫陽等分別圍繞上海市城市算網建設運營和賦能實際應用落地情況展開交流,共同分享城市算網建設運營“浦江智慧”。
座談會后,與會專家與媒體伙伴共同走進商湯科技、無問芯穹等上海市典型算力產業創新企業,實地探訪上海市1ms城市算網如何高效賦能產業發展,助推城市數字經濟高速增長。
商湯科技認為AI的規模化落地需要集約化、體系化的基礎設施支撐,并堅定投入商湯大裝置的建設。2022年臨港AIDC正式投入運營,成為亞洲最大AI計算中心之一,現在通過運營模式將算力總規模提升至28,000PFlops。目前,智算節點完成了覆蓋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中西部重點區域的全國布局,實現全國聯網統一調度,這種前瞻布局,讓商湯迅速形成覆蓋“算力-平臺-方案-服務”的端到端系統化能力,既為商湯日日新大模型的迭代提供了核心動力,也快速承接了各行業客戶的大模型創新需求。在賦能行業大模型落地的過程中,1ms城市算網以其低時延特性解決大模型分布式訓練的通信瓶頸,使跨智算節點高速互聯成為可能,從而大幅提升模型訓練效率;并且,在低時延網絡支持下,中心節點可承擔更多高頻計算需求,中心節點的池化資源可提供按需動態分配、按量計費的方式,提供更具性價比的服務,加速AI應用。

無問芯穹依托“多元異構、軟硬協同”的核心技術理念,致力于構建連接“M種模型”與“N種芯片”的AI基礎設施新范式,實現各類大模型算法在多元芯片架構上高效部署與協同運行。無問芯穹推出的Infini-AI異構云平臺,以多樣化芯片為算力底座,為大模型開發者提供兼具高性能與高性價比的算力資源及原生工具鏈,全面覆蓋從模型開發、訓練到推理部署的全流程,有效推動大模型應用的降本增效。1ms城市算網的建設與運營將推動突破物理距離對算力協同的限制,進一步助力無問芯穹跨地域、異構異屬的算力資源靈活并網與統一調度的能力,在供、需兩側賦能算力運營平臺,強化異構異屬數據中心算力互聯協同,提升用戶入算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