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企業怎樣融通發展
既要發揮大型企業引領支撐作用,也要提升公共綜合服務能力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改造的意愿仍不足,發展潛力尚未充分激活。
“基礎薄弱、資金缺乏、人才貧瘠是制約中小企業升級改造的主因。”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體規劃所副所長張皓翔說,不少中小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基礎薄弱,升級改造難度大、成本高,且普遍存在資金缺乏、持續經營能力偏弱等問題。
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是我國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優勢所在。《行動計劃》提出,要支持大型企業引領推廣、中小企業廣泛應用的融通發展模式,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
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要發揮大型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張皓翔表示,通過推動大型集團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周邊中小企業提升數字化水平,形成共生共贏的行業生態。一方面,開放龍頭企業各類資源,能使相關中小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另一方面,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相關中小企業,也能更好促進中小企業專注細分領域,快速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經過多年探索,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將與大企業共建、與小企業共享作為發展秘訣。”海爾卡奧斯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卡奧斯平臺已跨行業、跨領域孕育出化工、農業、應急物資等15個行業生態,助力數萬家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不少企業已成為行業領軍企業。
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也要提升公共綜合服務能力。《行動計劃》提出,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大數據中心基于海量行業采集、匯聚、分析工業大數據形成的服務體系,將提升中小企業的產業鏈監測分析能力,從而助力企業降低改造成本,逐步從被動使用轉變為主動擁抱。”張皓翔說。
“工業互聯網發展應推動多主體協同貫通、打破壁壘。”徐曉蘭說,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如同毛細血管般深入社會和企業方方面面,成為更多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