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制造業的信息化離不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1月7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山東深入實施“雙千兆”網絡系統工程,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獲批,5G網絡覆蓋和應用的廣度、深度、厚度大幅提升。
“‘連接山東’布局正不斷優化!笔⊥ㄐ殴芾砭指本珠L孟強介紹,青島出入口局建設快速推進,建成后將有效降低國際通信時延,促進跨境數據服務,助力我省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以來,5G建設年均投資超100億元,累計建成5G基站27萬個,建設投資和網絡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連續三年在工信部移動網絡質量評測中名列前茅,基礎網絡實現了從百兆向千兆的跨越,全面建成“千兆山東”,縣級以上城區、鄉鎮地區、行政村地區基本具備千兆光纖網絡接入能力。部分園區、工廠、住宅小區正試點部署萬兆光網,聯合省工信廳推動首批“萬兆+AI”園區試點加速建設。
“計算山東”能力也不斷強化,已建成覆蓋全省16市的高速光傳輸骨干網絡,在歷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相關報告中,我省算網運力水平始終居全國前列。中國算力平臺(山東)正式上線,并納入工信部算力態勢感知試點,算力統籌監測能力持續提升!案兄綎|”體系不斷完善,5G輕量化(RedCap)已實現縣級以上城區貫通,移動物聯網覆蓋用戶規模居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山東工業互聯網累計標識解析量居全國首位,在制造、化工、輕工、港口等領域打造5G工廠項目超800個,其中96個項目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在制造、能源等工業領域打造5G應用項目超2000個,規模居全國第一方陣。例如,在今年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項目中,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借助“雙千兆”虛擬專網,助力提升內河船舶研發設計、智能制造水平;海信空調有限公司將5G、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合,使企業生產效率提升70%、數字化管理成本降低30%。
在此過程中,山東系統性構建全鏈條、立體化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體系,對全省3.7萬余家工業企業和工業網絡,實施全天候動態監測,實現漏洞排查、風險預警、通報處置的閉環管理。上線全國首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公共服務平臺,面向省內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資訊獲取-風險處置-服務對接-智能決策”的全流程服務和支撐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