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網消息(IItime) 6月18日,2025MWC上海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在這場科技盛會上,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展現出與AI、5G、算力等技術深度融合的新圖景。
5G向5G-A的演進正推動工業互聯網連接能力實現質的飛躍。5G-A幫助車間設備實現高速互聯互通,支持高清視頻監控、遠程精準操控等應用,引領工業生產向智能化、自動化邁進。隨著中國電信運營商加速推進5G-A網絡覆蓋,本屆展會集中呈現了其重塑工業場景的三大能力:超高速率、超低時延和超大連接規模。各大通信廠商也集中展示了5G-A方案和商用經驗。
例如,中國聯通展示的5G+AI技術在全球智慧園區建設中的應用,體現了中國方案的廣泛適應性。在歐洲某頭部電器企業的5G零碳智慧工廠中,中國聯通通過5G網絡低時延特性實現了產線控制的革命性提升,使得產品不良率降低30%,產能提升12%,每年節省運營成本超過10萬美元。在東南亞某礦區,借助中國聯通5G,實現了礦區大型機械的遠程控制,使每位操作員可同時操控3至6臺設備,顯著提升工作效率。這些案例生動展示了工業互聯網如何通過實時精準控制解決傳統制造業的質量與效率難題。
據了解,2025年,中國聯通將持續擴大5G-A網絡規模,充分發揮“5G+工業互聯網”領先優勢,依托4毫秒低時延、5個9超高可靠的網絡能力,推動5G-A深入企業核心生產環節,推動“5G+工業互聯網”持續提升規模。

中國移動則展示了三載波聚合技術的突破性價值。該技術通過極致上行速率支撐了工業場景革新:港口的遠程操控更加精準高效,無人駕駛車輛在園區內暢行無阻,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能源行業的設備巡檢更加安全可靠。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聯合產業界推出的5G-A蜂窩無源物聯網微站、中繼設備及新型標簽,在青島海爾產線管理、昆明移動大庫管理、無錫隆盛智能工廠完成試點驗證,讓萬物智聯新業態真正落地開花。

工業互聯網的縱深發展,離不開網絡與算力兩大基礎設施的協同進化。中國信科以前瞻性視角提出“以光筑基、以智賦能”的發展理念,在展會現場發布的智慧光網“LIGHTS-AI”解決方案,正推動工業網絡升級。該方案依托光網絡低時延、高可靠的傳輸特性強化算力協同,實現需求精準響應與智慧化升級。更關鍵的是,其推進的50G PON技術在工業場景試點應用,將推動全光工業網向萬兆演進,為柔性制造、實時控制等場景提供泛在智能連接。亞信科技展示出自主研發的系列軟硬件產品體系,包括5G專網核心網、無線網、邊緣計算平臺、運營平臺等。基于該產品體系,亞信科技面向百行千業提供覆蓋5G專網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運維的端到端一站式服務,在我國核電、火電、風電、光伏、礦山、鋼鐵等行業廣泛應用。

算力供給模式的重構同樣深刻。中國電信展區的“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致力于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讓算力調用像水電般便捷使用。通過Triless架構實現資源、框架、工具“三重無感知”,企業無需操心算力資源獲取、訓推框架選擇及復雜開發工具學習即可輕松落地AI應用。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工業質檢、預測性維護等場景的“即插即用”式算力支持,顯著降低中小制造企業的智能化門檻。

工業自動化的前沿圖景在N4展廳得到集中展現。世界機器人大賽預選賽中,60多支全球頂尖團隊在智能制造、低空經濟等賽道展開角逐。這些競技場景生動詮釋了機器人技術如何重塑工業生產。人形機器人在模擬裝配線上展示雙足行走與精細抓取能力,解決傳統機械臂無法覆蓋的非結構化場景;具身智能系統通過多模態感知實現設備故障預判;工業協作機器人搭載力控傳感器,與工人共享作業空間完成精密部件組裝。
當5G-A打破控制時延邊界、無源物聯網連接萬億資產、算力平臺消弭AI鴻溝,工業互聯網已跨越單點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的系統賦能期,中國工業正以全要素數字化為跳板,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遷。
